2月3號的課程筆記 https://hahow.in/courses/66d5ef0800abb5920b686d7e
1. **文藝復興與暗箱技術的啟示**
- 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如達文西和維梅爾,透過「暗箱」技術提升繪畫精細度。
- 暗箱技術:利用光學原理將景物投射到畫布上,畫家沿著投影描繪。
- 工程師蒂姆·詹尼森證實,即使沒有繪畫基礎,也能透過暗箱技術創作精美畫作。
- 啟示:技術並非限制創造力,而是放大創造力的工具。
#### 2. **AI時代的挑戰與機遇**
- AI被比喻為現代的「暗箱」,可幫助突破人類限制,推動創造力。
- **未來職場三大核心能力**:
1. **科技應用能力**:基礎能力,無科技素養難以立足。
2. **高認知能力**:看透表象、抓住核心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的能力。
3. **社交與情感能力**:共情與溝通,建立信任與激勵團隊。
#### 3. **高認知能力的實例**
- 某電商平台發現購物車放棄率高,深入分析後發現是結帳流程太複雜,而非價格問題。優化流程後,放棄率下降30%。
- 啟示:高認知能力能結構化分析問題,找到真正的解決辦法。
#### 4. **AI無法取代的情感價值**
- 案例:零售品牌Nordstrom以「超越期待」的服務贏得顧客忠誠。
- 顧客因防盜器問題求助,品牌派專人上門解決。
- 員工被授權靈活決策,提升顧客滿意度。
- 啟示:信任與情感力量是AI無法取代的核心價值。
#### 5. **能力的進化與組合**
- 單一技能容易被淘汰,需打造「能力飛輪」:
- **能力飛輪**:透過小習慣累積大能力,應對快速變化。
- 案例:OpenAI產品經理定期分類用戶反饋,快速響應市場需求。
- **場景化能力**:根據不同情境靈活組合能力。
- 例如:快遞公司透過數據分析優化路線,提升配送效率。
#### 6. **產品經理的能力組合**
- 成功的產品經理需具備多層次能力:
1. 設計能力:創造用戶友好的介面。
2. 數據分析能力:精準定位用戶需求。
3. 共情與溝通能力:協調團隊資源,推進工作。
- 案例:語音助手開發中,數據顯示用戶偏好核心功能,產品策略因
#### 7. **思考習慣的養成**
- 透過23個思考習慣,構建底層能力積木。
- 實踐方法:
- 行為驅動改變:持續養成小習慣。
- 場景激發靈感:從真實問題中尋找突破。
- 視角深化洞察:以用戶角色重新審視問題。
- 案例:家具品牌優化店內「靜電五分鐘」流程,轉化率從33%提升至86%。
#### 8. **課程總結**
- 未來競爭不在於掌握多少能力,而在於是否具備底層思考習慣,能靈活應對不同情境。
- 核心提示:
- 技術是放大創造力的工具。
- 高認知能力與情感價值是AI時代的關鍵。
- 打造能力飛輪,持續進化,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。
這些重點有助於理解文藝復興到AI時代的技術啟示,以及如何在未來職場中保持競爭力。
補充圖片(來自世界觀學院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worldviews.academy)
很棒的補充文章 https://pse.is/73q6lk


補充文章的重點整理
主要發現
- AI自動化影響:
- 預計AI將自動化現有工作中30%的工時。
- 2030年前,歐美各地需進行1200萬次職業轉換。
- 職業轉換需求:
- 辦公室支持職位轉換率最高可達50%。
- 生產性和銷售性職位轉換率約20%~30%。
應對策略
組織層面
- 理解未來工作潛力:
- 評估人力影響範圍及未來需求技能。
- 規劃戰略性轉變:
- 進行差距分析,制定人力應對策略。
- 優先考慮人力發展:
- 成立具彈性的人才專責單位,快速推進關鍵人才決策。
- 建立應對未知的工作文化:
- 管理層需積極參與AI轉型,塑造適應文化。
- 個人層面
- 能力投資選擇:
- A:當前市場廣泛,未來需求無增長。
- B:當前市場廣泛,未來需求顯著增長。
- C:當前市場稀缺,未來需求無增長。
- D:當前市場稀缺,未來需求顯著增長。
- 重要能力
- 基礎科學研究能力:
- AI時代需求最大的是科學研究方法,強調跨界綜合解決問題能力。
- 研究限制
- 報告指出無法預估AI發展對企業或消費者行為的影響,建議深思底層思考習慣以應對未知挑戰。提供了應對未來變化的具體建議。